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3版)
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
专业代码:082504 专业名称:环境生态工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知识
掌握思想政治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水文学和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2. 能力
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中外文文献的能力;具备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备环境生态规划、监测和工程设计的能力,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等方面的能力。
3. 素质
具有较强的生态学学科思维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
学科领域: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主干课程: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
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受损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综合实践、毕业实习等。
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包括土壤剖面模型制作比赛、生态学科技论文大赛、生态工程设计大赛、AUTOCAD制图大赛、生态规划设计比赛、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大赛等。
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为:43.5%
五、课程类别及学分、学时构成比例
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构成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构成 |
学时比 (%) |
学分数 |
学分合计 |
学分比(%) |
|||
讲授 |
实践 |
学时合计 |
||||||
通识 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493 |
433 |
926 |
35.4 |
42 |
52 |
29.1 |
通识选修课 |
- |
- |
- |
- |
10 |
|||
学科基础课程 |
698 |
180 |
878 |
33.6 |
46 |
46 |
25.7 |
|
专业课 |
专业必修课 |
356 |
94 |
450 |
17.2 |
25 |
45 |
25.1 |
专业选修课 |
264 |
96 |
360 |
13.8 |
20 |
|||
课外实践教学环节 |
集中实践教学 |
- |
- |
- |
- |
15 |
27 |
15.1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
12 |
|||
第二课堂 |
- |
- |
- |
- |
9 |
9 |
5.0 |
|
合 计 |
1811 |
803 |
2614 |
- |
179 |
- |
- |
六、教学计划表
表一 通识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名称 |
课程 编号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合计 |
讲授 |
实践 |
周学时 |
|||||||
通 识 必 修 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11180301 |
3 |
54 |
45 |
9 |
3 |
二 |
考查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1180204 |
2 |
36 |
30 |
6 |
2 |
一 |
考查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1180101 |
3 |
54 |
54 |
3 |
四 |
考试 |
D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
11180201 |
3 |
63 |
54 |
9 |
3 |
五 |
考试 |
D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
11180202 |
3 |
45 |
36 |
9 |
2 |
六 |
考试 |
||
形势与政策 |
11180302 |
2 |
128 |
16 |
112 |
1 |
六 |
考查 |
||
大学英语(一) |
11170101 |
4 |
60 |
42 |
18 |
4 |
一 |
考试 |
D |
|
大学英语(二) |
11170102 |
4 |
72 |
50 |
22 |
4 |
二 |
考查 |
||
大学英语(三) |
11170103 |
4 |
72 |
50 |
22 |
4 |
三 |
考查 |
||
大学英语(四) |
11170104 |
4 |
72 |
50 |
22 |
4 |
四 |
考试 |
||
大学体育(一) |
11040101 |
1 |
30 |
30 |
2 |
一 |
考试 |
|||
大学体育(二) |
11040102 |
1 |
36 |
36 |
2 |
二 |
考试 |
|||
大学体育(三) |
11040103 |
1 |
36 |
36 |
2 |
三 |
考试 |
|||
大学体育(四) |
11040104 |
1 |
36 |
36 |
2 |
四 |
考试 |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11200101 |
3 |
60 |
30 |
30 |
4 |
一 |
考试 |
D |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
11200102 |
3 |
72 |
36 |
36 |
4 |
二 |
考试 |
||
合计 |
42 |
926 |
493 |
433 |
表二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名称 |
课程 编号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合计 |
讲授 |
实践 |
周 学时 |
|||||||
学科基础课程 |
高等数学(一) |
21100301 |
3 |
60 |
60 |
4 |
一 |
考试 |
D |
|
高等数学(二) |
21100302 |
4 |
72 |
72 |
4 |
二 |
考试 |
D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1100310 |
3 |
54 |
54 |
3 |
四 |
考试 |
D |
||
线性代数 |
21100308 |
2 |
36 |
36 |
2 |
三 |
考试 |
D |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21130401 |
5 |
102 |
60 |
42 |
4+3 |
一 |
考试 |
D |
|
有机化学 |
21130402 |
5 |
126 |
72 |
54 |
4+3 |
三 |
考试 |
D |
|
植物学 |
22130401 |
4 |
68 |
50 |
18 |
4 |
二 |
考试 |
D |
|
动物学 |
22130402 |
3 |
54 |
44 |
10 |
3 |
三 |
考试 |
D |
|
生物化学 |
22130403 |
3 |
54 |
44 |
10 |
3 |
三 |
考试 |
D |
|
植物生理学 |
22130404 |
3 |
54 |
44 |
10 |
3 |
四 |
考试 |
D |
|
环境微生物学 |
22130405 |
3 |
54 |
44 |
10 |
3 |
五 |
考试 |
D |
|
土壤学 |
22130406 |
3 |
54 |
44 |
10 |
3 |
三 |
考试 |
D |
|
水文学 |
22130407 |
2 |
36 |
30 |
6 |
2 |
二 |
考试 |
D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22130408 |
3 |
54 |
44 |
10 |
3 |
四 |
考试 |
D |
|
合计 |
46 |
878 |
698 |
180 |
- |
- |
- |
表三 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名称 |
课程 编号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合计 |
讲授 |
实践 |
周 学时 |
|||||||
专 业 必 修 课 |
普通生态学 |
31130409 |
5 |
90 |
72 |
18 |
5 |
四 |
考试 |
D |
景观生态学 |
31130410 |
3 |
54 |
44 |
10 |
3 |
五 |
考试 |
D |
|
分子生态学 |
31130411 |
3 |
54 |
44 |
10 |
3 |
六 |
考试 |
D |
|
污染生态学 |
31130412 |
3 |
54 |
44 |
10 |
3 |
五 |
考试 |
D |
|
恢复生态学 |
31130413 |
3 |
54 |
44 |
10 |
3 |
五 |
考试 |
D |
|
环境工程学 |
31130414 |
4 |
72 |
54 |
18 |
4 |
六 |
考试 |
D |
|
生态工程学 |
31130415 |
4 |
72 |
54 |
18 |
4 |
六 |
考试 |
D |
|
小计 |
25 |
450 |
356 |
94 |
||||||
专 业 选 修 课 |
测量学 |
32130416 |
3 |
54 |
44 |
10 |
3 |
五 |
考试 |
|
地理信息系统 |
32130417 |
3 |
72 |
36 |
36 |
2+2 |
五 |
考试 |
||
遥感概论 |
32130418 |
3 |
54 |
36 |
18 |
3 |
六 |
考试 |
||
林业生态工程学 |
32130419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试 |
1-13 |
|
湿地生态工程学 |
32130420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试 |
1-13 |
|
城市生态工程学 |
32130421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试 |
1-13 |
|
农业生态工程学 |
32130422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试 |
1-13 |
|
水土保持工程学 |
32130423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试 |
1-13 |
|
工程绿化技术 |
32130424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查 |
1-13 |
|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
32130425 |
3 |
54 |
44 |
10 |
3 |
六 |
考试 |
||
工程CAD |
32130426 |
2 |
36 |
18 |
18 |
2 |
五 |
考查 |
||
工程计价学 |
32130427 |
2 |
36 |
26 |
10 |
3 |
七 |
考查 |
1-13 |
|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 |
32130428 |
2 |
36 |
26 |
10 |
2 |
六 |
考试 |
||
生态环境规划 |
32130429 |
3 |
54 |
44 |
10 |
3 |
六 |
考查 |
||
最低学分小计 |
20 |
360 |
264 |
96 |
- |
- |
表四 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计划表
活动类别 |
活动名称 |
活动代码 |
学分 |
活动安排 |
开课 学期 |
|||
起始周 |
结束周 |
总周数 |
||||||
集中实践教学 |
军训与国防教育 |
41130401 |
2 |
2 |
4 |
3 |
一 |
|
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
42130402 |
1 |
10 |
10 |
1 |
二 |
||
受损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价 |
42130403 |
2 |
1 |
2 |
2 |
四暑假 |
||
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综合实践 |
42130404 |
2 |
1 |
2 |
2 |
六暑假 |
||
毕业实习 |
44130405 |
8 |
14 |
3 |
8 |
七、八 |
||
毕业论文设计 |
51130406 |
12 |
4 |
15 |
12 |
八 |
||
合计 |
27 |
- |
- |
- |
- |
|||
第二课堂 |
专业技能 |
土壤剖面模型制作比赛 |
61130401 |
2 |
12 |
15 |
4 |
春季 |
生态学科技论文大赛 |
61130402 |
2 |
12 |
15 |
4 |
秋季 |
||
生态工程设计大赛 |
61130403 |
2 |
4 |
7 |
4 |
秋季 |
||
学科竞赛 |
AUTOCAD制图大赛 |
61130404 |
2 |
6 |
9 |
4 |
春季 |
|
规划设计比赛 |
61130405 |
2 |
5 |
10 |
6 |
秋季 |
||
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大赛 |
61130406 |
2 |
8 |
11 |
4 |
春季 |
||
合计 |
12 |
26 |
七、学位课程及学分要求
1.备注栏标注“D”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2.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9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0分,第二课堂9分),同时应修满学校规定的素质教育拓展类课程学分。
3.通识选修课为全校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修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共14门33学分,学生应至少选修20学分。
4.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6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15分。表四所列第二课堂部分仅包含院系举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活动,第二课堂其它活动参照《平顶山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学生参加院系级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低于9学分。
版权所有 平顶山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