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库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21-06-24 浏览次数: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教学大纲

一、模块基本信息

模块名称:生态工程设计/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sign

模块编号:12

学时:285  其中讲授:112学时  实践:51学时  自学:122学时

学分:9.5学分

归属教研室:环境生态工程

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

二、模块简介及教学目标

(一)模块简介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包含生态工程、景观规划与设计、工程绿化设计、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生态工程设计竞赛,主要以环境生态工程类项目的工作流程为主线,介绍各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问题,介绍各类生态系统更为合理的生态工程模式的构建方法,以及各类系统内主要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植被绿化技术,并且结合大量典型案例、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及生态工程设计竞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生态工程的技术方法,以能更好地开展环境生态工程实践。

(二)模块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各类生态系统所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景观规划设计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园林设计理论、行为地理学理论等;掌握工程绿化技术中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知识等。

教学目标2具备进行各类生态系统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技能;具备进行各类生态系统中主要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技能,能够进行主要景观类型的规划和设计;具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特殊地段或困难立地的改造植物绿化的技能。

教学目标3树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具备利用环境生态工程技术手段主动性发现问题、探索性分析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具备团结合作的职业素养。

(三)模块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

模块教学目标

模块支撑的毕业要求条目

模块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本模块的子模块(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1

2.工程知识

3.问题分析

2.2能够运用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复杂环境生态工程问题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

2.景观规划与设计

3.工程绿化设计

4.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

5.生态工程设计竞赛

2.3较好地掌握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程基础知识,并进行表达与分析复杂工程问题。

2.4较好地掌握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并用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3.2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物质分析与计算能力,研究生物间、环境因子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联系及协同演变机理。

3.3具备熟练的文献检索分析能力,对复杂环境生态工程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条件假设、知识表达。

教学目标2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6.使用现代工具

4.1能够针对复杂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设计有效解决方案。

1.生态工程

2.景观规划与设计

3.工程绿化设计

4.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

5.生态工程设计竞赛

4.2能够针对农牧、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设计、开发和选择适用于该过程所涉及的污染物分离、处理、排放等设备或工艺流程,正确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降低环境危害,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6.1熟悉环境生态工程领域相关工程计算软件、工程设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能够恰当地选择软件和信息技术工具。

6.2能够针对复杂环境生态工程相关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适宜的工程设计工具、工程分析工具、信息加工与处理技术工具,进行预测与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教学目标3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9.思想素质与职业规范

10.个人和团队

11.沟通

12.项目管理

13.终身学习

8.2具有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树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入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环境生态工程实践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生态工程

2.景观规划与设计

3.工程绿化设计

4.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

5.生态工程设计竞赛

9.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社会责任感,明确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10.1能够了解不同学科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与个体、合作与分工的含义。

10.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发挥作用。

11.1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2.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应用于污染物防治过程。

13.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3.2依托现代信息工具和资源自我充实,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模块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

模块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各类生态系统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主要景观要素的规划设计方法;生态因子与植物间的生态关系及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改地适树;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知识等。

2

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河流、湖泊、海洋、工业、城市、路域等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方法和技术;各类生态系统中主要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方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植物绿化的技术,尤其是特殊地段或困难立地的改造、绿化及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技术等。

3

生态工程的对象;各类生态系统所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园林设计理论等;工程项目全程管理与科学决策;生态工程景观规划设计工程绿化设计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等。

四、子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生态工程

教学目标:《生态工程》以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技术等进行内容组织,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类生态系统主要生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及生态工程设计能力。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90    学分:3

(二)景观规划与设计

教学目标:《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国内外景观规划设计代表性实例为素材线索,讲述景观元素的设计方法以及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突出强调学生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60    学分:2

 (三)工程绿化设计

教学目标:《工程绿化设计》以困难立地为研究对象,讲述通过土木工程手段进行整地和植绿及植被养护管理的方法、流程和技术要领,培养学生自然美学思想和生态可持续理念以及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60    学分:2

(四)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针对环境生态工程实际问题,紧跟现代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生态工程、景观规划与设计和工程绿化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自主进行生态工程、景观或工程绿化的案例分析或规划设计。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60    学分:2

(五)生态工程设计竞赛

教学目标:《生态工程设计竞赛》主要利用工程CAD等软件设计开发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工程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严谨务实力求卓越的职业素养和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15    学分:0.5

五、模块考核评价

(一)模块考核评价组成

教学内容及占比(%

考核评价方式

模块教学目标

生态工程基本理论:20

生态工程设计技术:30

1.学习笔记

2.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

3.案例分析与再设计报告

4.课程总结.

5.期末考试

123

景观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10

景观规划与设计技术:15

1.学习笔记

2.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

3.案例分析与再规划和再设计报告

4.课程总结

5.期末考试

123

工程绿化基本理论:10

工程绿化设计和工程绿化技术:15

1.课堂讨论

2.线上测试、讨论

3.作业、作品

4.期末考核

123

(二)达成度评价标准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中,权重设置:生态工程35%景观规划与设计15%工程绿化设计15%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30%生态工程设计竞赛5%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合格目标达成度=生态工程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学生比例*35%+景观规划与设计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学生比例*15%+工程绿化设计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学生比例*15%+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学生比例*30%+生态工程设计竞赛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学生比例*5%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良好目标达成度=生态工程成绩70分及70分以上学生比例*35%+景观规划与设计成绩70分及70分以上学生比例*15%+工程绿化设计成绩70分及70分以上学生比例*15%+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成绩70分及70分以上学生比例*30%+生态工程设计竞赛成绩70分及70分以上学生比例*5%

生态工程设计模块优秀目标达成度=生态工程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学生比例*35%+景观规划与设计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学生比例*15%+工程绿化设计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学生比例*15%+生态规划试验与课程设计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学生比例*30%+生态工程设计竞赛成绩90分及90分以上学生比例*5%

六、模块学习资源

1. 各课程建议使用教材

2. 各课程主要参考书

3. 精品在线课程资源

4. 相关学术期刊资源

七、说明

制定人:李彦娇    职称:讲师      制定时间:20196

审订人:程立平    职称:副教授    审订时间:20196

审批人:贺国旭    职称:副教授    审批时间:20196

制定依据:依据2018年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

执行对象:从2019级学生开始执行。


版权所有  平顶山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您好,您是第 位访客